
瀏覽次數:115 日期:2023-10-25 來源:本站
來源:中國農網
燦爛悠久的農耕文明,承載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。寒耕暑耘的齊魯沃土孕育了農業產業化山東經驗。在重塑“全國農業看山東”新征程上,一代又一代山東種業人盡職守護著群眾的“菜籃子”“米袋子”“果盤子”。作為省屬一級企業中唯一的種業主業集團,山東種業集團傳承山東農業優勢基因,強化種業產業創新,農作物、畜牧、蔬菜、果樹等種業多點“破卡出圈”。
春風萌芽:山東種業的歷史沿革
1945年8月13日,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省級政權——山東省政府在莒南縣大店鎮成立。隨著解放區的鞏固與擴大,土地改革初步完成,農業生產亟需優良農作物品種和新的栽培技術,山東省農業實驗所在魯南解放區應運而生。建所之初十人團隊就有兩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,山東種業科技推廣轉化之路肇始于此。
為促使農業生產水平與科技發展相適應,1966年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設立首個專門負責技術推廣的正式機構——技術推廣處。1985年,山東省農科院大白菜良種服務中心成立,標志著以經營為主要目的的農業技術推廣組織登上歷史舞臺。1992年后的20年內,省農科院實體經濟邁出了新的步伐,獸藥廠、乳品廠、魯研良種等山東種業集團權屬企業及其前身紛紛成立,山東農業科技推廣轉化迎來了萬物競發的春天。
茁壯成長:賡續百年農科推廣歷史
“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”。在一代又一代齊魯農業人的精心培育下,百年農科創新推廣的“種子”,基因傳承、血脈賡續。
2012年,沐浴著黨的十八大春風,山東種業集團前身“種業股份”應運而生、順勢而成。
2017年,黨的十九大提出“事企分開”,山東種業集團納入省國資委統一監管,成為山東省屬一級企業,并陸續完成省農科院及其科研院所開辦的38戶企業劃轉整合,處置關?!敖┦髽I”“空殼公司”19戶。
2022年山東種業集團總部入駐中央商務區龍奧新址,有了實質意義上自己的“家”,成為集團改革發展新的里程碑、做強做優做大的新平臺。
十多年來,山東種業集團始終心懷“國之大者”,心無旁騖深耕主業主責,積極探索“種業+”產業跨維提升、科技惠農富農、國企服務三農的路徑方案,初步走出了山東種業特色“科技惠農”新路子。
主推品種“濟麥22”和“濟麥44”入選農業農村部骨干型、成長型品種推廣目錄,分別位于小麥全國推廣面積第一位和第三位,合計推廣2573萬畝。
集團全資子公司魯??萍甲鳛閲姨鞌忱ハx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單位,成為天敵與授粉昆蟲行業標準的制定者。研發創新30種天敵昆蟲產品和系列核心技術,在全國20多個省、山東60多個縣推廣應用,在設施作物推廣應用面積10余萬畝,在大田作物推廣應用2100萬畝。
奧克斯畜牧種業研發的胚胎移植技術,國內首創且唯一實現產業化,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成為國家畜禽良種聯合攻關項目牽頭單位,正引領奶牛高效擴繁進入“5G時代”。種公牛性控凍精產品全國市場占有率15%,居行業之首。
2021年隨著《山東種業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(2021—2025年)》發布,明確4+2產業陣型,確定發展藍圖及行動綱領,山東種業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步伐越走越快、越來越堅定,不斷激發出發展的澎湃動力。
枝繁葉茂: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
脫胎于山東省農科院的山東種業集團,科技創新是根植在骨子里的基因。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,2023年山東種業邁上高質量發展新征程。集團將創新作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,多維聚合種業創新要素,筑巢引鳳,精耕細作。
集團先鋒落實“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”重要指示,堅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,與中國農科院、中國農業大學、山東省農科院2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創新合作關系,通過資源共享、優勢互補、成果轉化等舉措,有效推進種源創新、研發創新、組織體系創新和組織機制創新。聯合全省國有種子企業抱團發展,牽頭成立山東種業創新發展聯盟,實現信息共享、成果共享、資源共享、平臺共享。
面向國家戰略、市場需求和農民需要,投資8億元建設國家級智慧種業園區,依托國家級種業科技創新園這一主體,賦能N項科研功能和科創項目,搭建以企業為主體、市場為導向、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種業科技創新體系。建設山東省農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,全面搭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體系,真正實現科技創新與市場之間的無縫連接,通過市場需求倒逼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。
2023年集團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、中國農業科技創新發展典型,權屬2家企業入圍“國家種業陣型企業”,擁有農業農村部種業創新重點實驗室1家、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、科技型創新型企業19家、高新技術企業11家、專精特新企業5家和瞪羚企業3家,多方合力打造的種業創新旗艦已初具雛形。
作者:姜娜娜 殷煜杰